脑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许多人在患上了此病之后,脑部会发生一定的瘫痪现象。这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脑部发育和健康问题。及时的诊断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脑瘫疾病的常见诊断方法是什么。
中医诊断
辨 证:
脑性瘫痪以肢体瘫痪,不自主异常动作,智力低下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语言障碍,视、听觉障碍,抽搐等症。本病证候繁杂,但辨证不外先天不足及后天失养,临证时应执简驭繁,抓住要点,先分病因,再辨虚实,随证施治。
1.肾精不足
主证:肢体瘫痪,痿弱不用,颈软不支,立、行困难,囱门闭迟,智力低下,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微无力。
分析:本证由禀赋不足,肾精亏虚所致。肾主骨生髓,肾精不足,筋骨不健,故肢体痿弱、瘫痪、立、行困难。脑髓不充,故智力低下,精神不振。
2.肝肾阴虚
主证:肢体瘫痪,筋脉拘急,肌肉萎缩,手足徐动,足履不正,语言不利,时有抽搐,烦躁易怒,潮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分析:本证由肝肾阴亏,肝阳偏亢所致。肝肾精血不足,不能营注于筋骨,故见肢体瘫痪。阴亏虚热内生,引动肝风,故见筋脉拘急,手足徐动,时有抽搐。
3.脾胃虚弱
主证:肢体瘫痪,神情呆滞,智力低下,口软唇弛,咀嚼无力,涎出不禁,面色萎黄,泛恶纳呆,舌质谈,苔白,脉沉弱。
分析:本证由脾胃不足,生化乏源所致。脾胃虚弱,气血化生无源,筋骨肌肉失养,故见肢体瘫痪。气血不足,脑髓不充,故见神情呆滞,智力低下。脾主唇口之肌肉,脾虚则口唇软薄,咀嚼无力。
4.瘀阻脑络
主证:肢体痿弱不用,或四肢麻木,智力减退,毛发枯槁,肌肤甲错,四肢厥冷,舌质紫暗,脉细涩。
分析:本证由病程迁延,络脉不通所致。久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络脉痹阻,故见肢体痿弱不用。血脉不通,故见四肢麻木及四肢厥冷等症。
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
一、诊断条件
1.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
2.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3.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二、分型
1.按临床特点:①痉挛型;②手足徐动型;③强直型;④共济失调型;③震颤型;③肌张力低下型;④混合型 (注明何种类型混合);④无法分类型。
2.按瘫痪部位:④单瘫;②截瘫;③偏瘫;④双瘫;③三肢瘫;⑥四肢瘫;⑦双重性偏瘫。
三、说明
1.临床诊断需要说明何种类型、瘫痪部位、有无合并症。有明显病因者,注明何种原因所致。
2.如有条件,手足徐动型还可再分为紧张、非紧张等型。
3.强直型指的是 “铅管状”或“齿轮状”肌肉强直,多见于典型的锥体外系损害。
4.双瘫指的是四肢瘫,但下肢症状更重。
5.双重性偏瘫指的是四肢瘫、上肢重、下肢轻,也可表现为两侧偏瘫程度不一。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脑瘫疾病的常见诊断方法。这些诊断方法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大家一定要科学的选择。这样才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