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7
癫痫病俗称“羊痫风”,是一种发作性的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调。临床上癫痫是表现为感觉、运动、植物神经功能及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组疾病,其病理生理基础是中枢神经元的异常放电。
癫痫发作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于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神经元的过量放电而引起的阵发性大脑功能紊乱;其表现可能是抽搐性的,也可能是无抽搐而以感觉、意识、行为等障碍的方式表现,具体症状可根据其所牵涉的神经元的部位、范围及其功能而定。
神经元的过量放电,可能是由于大脑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也可能是由于全身性的代谢障碍。由于大脑的各种疾病,而以反复的癫痫发作为特征的慢性病态,称为癫痫或癫症。>>>专家推荐阅读:癫痫病的治疗
本病是世界各地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发病率约1‰~2‰。我国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即对本病有许多记载,一般称为“癫症”,如“诸病源候”中称“癫痰……发则扑地吐沫无知若僵惊起如狂……”。
1770年Tissot描写了有眼肌轻度抽动的短暂意识丧失,称之为小发作。1937年Gibbs等根据临床及脑电图特点,首次区分出精神运动性发作。1954年Gastaut将表现为精神症状,如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记忆、思维、情感、意识障碍,以及自动症等症状的发作,均归属于“伴有复杂症状的部分性发作”。
多年来曾有不少学者试着根据临床、脑电图、动物试验、神经外科手术等资料对癫痫进行分类。但是,由于对癫痫的病因尚无定论,目前尚无满意的、公认的分类方法。目前按临床表现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人格改变等。有些病人的病症为反复的全部性癫性发作,而始终未能找到器质性或代谢性病因,即称为原发性或特发性癫痫。
如继发于脑部的器质性或代谢性障碍者,即称为继发性癫痫或症状性癫痫。近百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各国学者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本病的病原和发病机制问题尚未解决,甚至对本病的概念尚有意见分歧。(责任编辑:半山枫叶)
更多癫痫问题,请点击→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