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呕吐、头痛是中风患者常见的三大临床症状。脑中风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因此,充分认识脑中风的严重性,提高脑中风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势在必行。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诊断脑中风呢?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脑中风的诊断方法:
1、病因诊断
(1)脑血管病主要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引起。
(2)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和高凝状态,常导致脑梗塞。
(3)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动脉炎等容易导致脑出血。
2、定性诊断
(1)根据发病的经过、病情特点和病变部位,分析疾病的性质,是出血性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
(2)两者治疗方法不同,必须辨别清楚。
3、定位诊断
(1)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分析病变的部位,是弥漫性的,还是局限性的,然后再指出病变的具体部位。
(2)大脑半球,小脑,脑干不同部位的病变,表现不同。大脑半球的病变,表现对侧面瘫、舌瘫、肢体偏瘫与偏盲;小脑病变主要表现剧烈眩晕,站立不稳,眼球震颤等;脑干病变临床表现较复杂,主要为交叉性瘫痪,病灶同侧嘴歪、舌斜,对侧肢体偏瘫,感觉减退。
温馨提示:脑中风是一类突发性疾病,可轻可重。引发此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加重就会严重危害到身体健康。因此,各位患者朋友记得做好中风的预防与救治工作,切记不要讳疾忌医。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