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脑瘫

首页 > 神经科 > 脑瘫 > 护理 > 正文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图文)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5日

脑瘫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母亲妊娠期、围生期、分娩时及小儿生后1个月内,许多异常情况,都有可能造成脑瘫。脑瘫的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中枢性运动障碍,有时还伴有智力低下、癫病、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等,危害很大,需要及时进行专业治疗与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图文)

头部控制训练翻身训练坐位训练爬行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上下台阶训练平衡和协调运动训练进食训练穿脱衣物训练洗漱和入厕训练交流和参加集体活动

头部控制是儿童运动发育过程中最先表现出来的技能,此训练可增强患儿自我控制头部的能力。训练时,尽量由患儿主动完成抬头工作,训练人员给予适当帮助,也可以利用玩具或患儿感兴趣的物品诱导抬头。俯卧位、仰卧位、坐位,交替进行。

翻身训练是训练人员通过上肢带动、下肢带动、用玩具吸引等多种方法,训练脑瘫患儿翻身,扩大脑瘫儿的活动范围,为爬做好准备。

坐位训练,可提高脑瘫患儿坐位保持和坐位平衡的能力,使脑瘫患儿在坐位时能完成进食、交流、学习等活动。训练时,要矫正患儿异常坐姿,尽可能让患儿摆正头、挺直背,保持在坐位状态下玩玩具和进行其他活动。

通过辅助患儿膝部、髋部、踝部做爬行训练,也可以用玩具吸引患儿自主爬行。爬行训练能提高患儿控制身体和四肢的能力,在更大的范围内活动,同时为站立和行走打好基础。

用器具辅助站立、站立稳定、平行杆内站立、由坐位站起等站立训练,可延长患儿站立时间,提高站立平衡能力,促进髋关节发育,为行走做好准备。

步行对患儿建立自信心及参加各种活动十分重要。此训练可提高患儿在行走中控制躯干及下肢的能力,以逐步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训练时应及时矫正患儿出现的异常步态,并注意安全。

上下台阶训练,主要采用平行杆内跨步、训练人员辅助、用拉环引导等方法,可提高脑瘫患儿行走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平衡能力和协调性是运动稳定的前提,可利用平衡板、球、滚筒等器具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可促使患儿及时调整姿态,提高反应能力和控制头、颈、躯干和平衡和协调运动的能力。

鼓励患儿独立进食,有益于改善手的灵巧性和上肢的运动能力。吞咽功能良好的患儿,进食训练最好在坐位进行。手抓握能力差的患儿,可使用辅助器具进食。

相关阅读

  • 南振国

    南振国

    主任医师擅长: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心理障碍
  • 陈爱琴

    陈爱琴

    主任医师擅长: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痴呆,睡眠障碍
  • 王希林

    王希林

    主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情感障碍,心
  • 张春英

    张春英

    主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神经症、失眠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