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由于天气寒冷,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老年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会出现一个中风发病的高峰。但是,夏季气温湿热闷燥,血压同样会出现异常,不利于养生与休息,也会引发中风发病。那么在夏天应该注意什么呢?
对于喜欢用空调的人们则需引起注意,温差过大对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来说,很难适应,容易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诱发中风。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尽可能减少进出空调房间的次数,以免一冷一热对人体血管,尤其是脑部血管反复舒张而发生意外。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动,预防因大量出汗、血液浓缩、血流缓慢而导致中风发生。
老年人脑动脉硬化,口渴中枢对缺水的反应不那么灵敏。而夏季气温高,人常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如不经常补充水分,,血液便会浓缩造成血小板聚集,极易在脑血管内膜的破损表面形成血栓,阻碍脑血液循环,导致缺血性中风。夏季可适当的多喝茶水,有利补充机体的盐分。
高血压患者如果在大量出汗之后快速饮水,血容量突然增加造成血压波动过大,或是激烈活动、情绪波动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容易出现脑血管破裂,导致出血性中风。因此,夏季小心患脑中风,建议补水一定要适量,不可猛灌,放慢速度,少量多次。
夏季老年人还应避免过度贪凉。老年人的血管大多硬化,忽冷忽热的气温易使其发生意外。同时,及时补水,防止血液黏稠出现血栓,引发中风、心绞痛等病症。对于有过中风史的老年人来说,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频频打哈欠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