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脑梗塞

首页 > 神经科 > 脑梗塞 > 症状 > 正文

小脑梗死治疗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7日


对小脑梗死患者应密切观察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小脑梗死治疗定期复查CT或MRI。Raco等认为,如病情恶化,同时出现脑干受压体征,影像学显示第四脑室变形、脑干受压,是行枕下减压的手术指征。如无上述表现,但后颅窝紧密,如基底池消失,第三脑室和侧脑室增大,第四脑室消失,也应立即行枕下减压术,清除坏死组织,同时行脑室外引流[2]。笔者认为,对不同类型小脑梗死的治疗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小脑梗死治疗

重症小脑梗死患者CT有以下特征:第四脑室移位,阻塞性脑积水,基底池部分或完全消失。只要有以上特征之一者,均可视为产生占位性改变的重症小脑梗死,需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神经体征变化,积极做好手术准备。良性小脑梗死患者意识清醒,无神经功能障碍或有轻度神经体征,CT显示后颅窝无占位性改变,可采取内科药物治疗,同时做CT及MRI动态监测。假肿瘤型小脑梗死在发病初期患者意识清醒,但CT或MRI已表现出小脑占位性改变的特征,脑干原发和继发性损害进行鉴别:若发病一开始就有脑干体征,表明为原发性脑干梗死,若表现为随着病情发展而后出现的脑干体征则多为继发性脑干受压所致,行MRI检查有助于确诊。原发性脑干梗死不适宜手术,而小脑梗死后继发性脑干受压则是手术指征,且应尽可能在脑干受损前早期手术[5]。手术方法采用脑室外引流加枕下减压术,同时清除坏死小脑组织。由于此型小脑梗死的面积大,小脑水肿及肿胀严重,单纯枕下减压不能完全解除对脑干的压迫及疏通脑积水。本组12例患者入院后均在神经内科保守治疗、意识有进行性恶化而转入本院行急症手术。除2例患者术后因合并的脑干梗死加重而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由此可见,术前意识障碍较浅者预后较好,伴有原发脑干梗死者预后较差。

小脑的血液供应来自椎基底动脉发出的3对动脉:①小脑上动脉(SCA);②小脑前下动脉(AICA);③小脑后下动脉(PICA)。小脑梗死常因其供血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气体或脂肪栓塞所致。其中小脑后下动脉区梗死在小脑梗死中最多见。根据不同动脉梗死造成的病理改变,患者可出现各种类型的表现。Amarenco按临床表现、转归将小脑梗死归纳为3种类型[1]:①良性小脑梗死:通常为PICA或SCA的正中支供应区梗死,该型在小脑梗死中最为常见,约占整个小脑梗死1/2以上,应用CT特别是MRI才能确诊,小脑梗死治疗临床上可不出现任何症状或仅表现轻微症状,此型一般预后良好;②假肿瘤型小脑梗死:该型可由SCA供应区单独受累引起,更多是有几支小脑动脉特别包括PICA供应区共同梗死引起,CT显示有小脑低密度区,直径大于2cm,第四脑室及导水管移位或第四脑室受压不显影,第三脑室及侧脑室扩大;③昏迷型小脑梗死:患者通常在发病后短时间内昏迷,可并发脑干梗死。小脑梗死面积大,临床症状进行性恶化,常伴发小脑扁桃体疝,预后不良。此型病例一般由多支小脑供应动脉梗死引起。

上一篇:脑梗塞饮食 下一篇:什么叫做脑梗死
  • 南振国

    南振国

    主任医师擅长: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心理障碍
  • 陈爱琴

    陈爱琴

    主任医师擅长: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痴呆,睡眠障碍
  • 王希林

    王希林

    主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情感障碍,心
  • 张春英

    张春英

    主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神经症、失眠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