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2
癫痫病是多种病因所致的临床综合症,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特点为突然发生、反复发作,根据病变累及大脑的部位,临床—亡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的障碍。
痫性活动的发生
神经元放电是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神经系统具有复杂的调节兴奋和抑制的机制,通过反馈活动,使任何一组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不会过高,也不会无限制地影响其他部位。其具体表现为维持神经细胞膜电位的相对稳定。>>>专家推荐阅读:癫痫病能治愈吗
例如在人体休息时,一个大脑皮质锥体细脑的放电频率,一般保持在1—10次4/秒之间。然而在癫痫病灶中,一组病态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可高达每秒数百次,并能导致其周围以及远处的许多神经元同步的放电。其原因不外是兴奋过程的过剩,抑制过程的衰减和神经膜本身的病理变化。
在发作间隙,病灶中有一部分神经元,其膜电位显示异常,在每次放电以后不是恢复平静而是持续去极化状态,称为阵发性大极化漂移,历时效十至数百毫秒后方转入超极化状态。这种缓慢转化活动,符合钙离子进入细胞后的作用过程。将近发作时,去极化漂移后的超极化不再发生,代之以高频率的动作电位,并通过突触联系造成外围和远处的神经元同步放电。(责任编辑:黄晓春)
更多癫痫问题,请点击→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