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帕金森患者的读者可能已经意识到,帕金森疾病并不是简单的手抖,老人也常常会伴随出现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丧失劳动力的症状出现。可能有的人认为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这种疾病不会给人带来多么大的危害,如果你也是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那么老年人该怎样预防帕金森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老年人该怎样预防帕金森
医理论认为:帕金森综合症具有缓慢起病、逐渐加重的特点,属中医“虚损”范畴,病名称之为“颤痉”,“颤”指肌肉震颤;“痉”指肌肉强劲、不柔韧。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有以颤为主、以痉为主、颤痉并存三型,分初、中、晚三期。主要病变脏腑在肾、脾、肝三脏。 因“肾主骨,生髓,上荣于脑”,肾虚则脑髓不足,反应迟钝,动作徐缓;“脾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亏乏,肌肉失养,加之脾虚运化水湿停蓄,浸渍腠理,导致肌肉强劲拘挛而失其柔韧。 同时,口水多、流涎、痰多呛咳等,都是脾胃虚弱、痰湿内盛的表现;肾精不足,气血亏虚,不能涵养肝木,致虚风内动,震颤由是而生。肾亏脾虚是发病的关键,痰阴、水湿、瘀血停蓄是使病情加重的因素。
中医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立足于“滋肾补脑、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缓肝熄风”。痰瘀同源,有血瘀征象者,应佐以活血化淤。 帕金森病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累及脏腑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又因疗程较长,随着治疗的进展,证候、症状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治疗本病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病期辩证施治、随证加减,很难用某个固定的处方完成治疗,但补肾健脾应始终是治疗方法的中心环节。只有肾精充足,气血旺盛,才能改变脑髓不充、筋肉失养的病理状态,使本病有治愈的可能。
帕金森综合症就像是老年人的噩梦,让老年患者心有余悸,畏之如虎。但就算患上了帕金森,也不要轻言放弃,在康复训练中,要多注意饮食、生活中的细节,这样也许会给治疗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那么,该如何预防帕金森呢?
一、注意膳食和营养: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与普通人有许多相同的基本原则,但还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对饮食作适当调整。应做到食物多样、愉快进餐,多吃谷类和瓜果蔬菜,经常并适量摄入奶类和豆类食品,限量吃肉类,尽量不吃肥肉、荤油及动物内脏,保证充足饮水,服药半小时后进餐。
二、生活中的指导和帮助:本病早期,病人运动功能无障碍,能坚持一定的劳动,应指导病人尽量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坚持四肢各关节的功能锻炼。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运动功能发生一定程度的障碍,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降低。此时宜注意病人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走路时持拐杖助行;若病人入厕下蹲及起立困难时,可置高凳坐位排便;若病人动作笨拙,在进餐时应谨防餐具跌落致使患者受伤;无法进食者,需有人喂汤饭。穿脱衣服,扣纽扣,系腰带、鞋带有困难者,均需给予帮助。
三、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坚持一定的体力活动,主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四肢各关节做最大范围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以预防肢体挛缩、关节僵直的发生。晚期病人作被动肢体活动和肌肉、关节的按摩,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