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又称肛漏,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它的名称是以发病形态命名的。这是因为其症状主要是从肛门周围皮肤上的伤口(瘘口),反反复复地、淋漓不断地向外流出脓液或脓血,甚至流出粪便,因而称为“漏”。
肛瘘,大多数是肛周脓肿的后遗症。
其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的外瘘口不断地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排出,刺激周围皮肤,引起瘙痒不适。当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瘘管内脓性液体不能排出,即形成脓肿。此时可出现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症状,并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红肿、疼痛、发热、全身乏力。脓肿自行破溃或手术切开引流后,症状才慢慢消失。这种由于引流不畅形成的脓肿,往往是“疼痛——流脓——缓解”反复出现,这是肛瘘临床表现的特点。
一般来讲,肛瘘不经治疗是很难自愈的。
关于肛瘘的治疗,目前比较好的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的切开挂线法,这是一种缓慢切开法,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蚀作用的药线作机械性压迫,使结扎处组织发生血运障碍,逐渐压迫坏死,形成切割。这种治疗的最大优点是肛管括约肌被逐渐切断,但又不致因收缩过多而改变位置,一般不会造成肛门失禁。
肛瘘十年以上恶变为癌的报道逐年增多
虽然,从大量的临床资料来看,多数肛瘘是不会癌变的。但不可否认,仍有少数肛瘘病人可发展为恶性病变,特别是近年来,有关肛瘘十年以上恶变为癌的报道逐年增多。其导致癌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炎症的长期存在,使得脓性分泌物及粪便从瘘管排出,从而刺激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导致恶性病变。
②细菌感染。细菌长期存在于瘘管内,特别是绿脓杆菌或结核杆菌感染,可缠绵不愈,从而导致癌变。
③药物刺激。长期、大量使用各种局部外用药,经常刺激局部,导致癌变。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