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前身体给出的预警信号一旦被忽视,发生脑梗死或偏瘫在床时就只能追悔莫及。27日,记者从在汉召开的第九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获悉,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快速上升,致残率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患者对中风预警信号——“小中风”普遍缺乏认识,近半数患者一入院就已达“极高危”状态。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教授介绍,卒中也就是俗称的“中风”,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例约250万例。由于致残率高,卒中存活者中约3/4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临床上将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前者占87%。发生缺血性卒中时,一般症状较为平缓,绝大多数病人意识清醒,仅仅表现为言语困难、肢体麻木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延误就医。
中风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由血管阻塞引起缺血性脑中风又称脑梗塞,占中风的70%-80%。在脑血管病猝死事件中,脑梗塞占80%。突然发生脑梗塞,会使患者致死、致残,大多数家属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意外。但是专家认为,脑梗塞病人大多有脑血管狭窄的基础病变,如果能提前通过超声或血管造影发现脑血管狭窄,及时疏通血管,就能预防突发脑梗塞。
研究发现中风常见预兆依次为: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
(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