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面瘫

首页 > 神经科 > 面瘫 > 治疗 > 正文

面瘫妙法牵正黄石汤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1日

  面瘫又称面神经炎,亦称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中比较难治病证之一。牵正黄石汤是治疗该病比较理想的方药之一。此方是笔者在临床运用古方牵正散基础上加味而成,经临床验证,治疗面瘫有一定治疗效果。但牵正黄石汤并非是治疗所有面瘫,而是针对夙体阳气偏盛,或夙体内有蕴热,或因过度劳累而生热,外邪乘机侵袭所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若非这样是不能随意应用的。如薛某,患面瘫已半年余,多次经中西医药,以及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均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笔者根据病证表现特点,用本方治疗。用药约30余剂,病证表现即基本恢复正常。为了巩固疗效,又将牵正黄石汤改为丸剂,服用约30天左右,面瘫已完全消失。至今已3年多,一切尚好。

  [方药组成]全蝎5克,僵蚕12克,白附子6克,黄芪18克,石膏24克,桂枝6克。

  [用法服法]本方既可作汤剂,又可作散剂、丸剂。汤剂制法是:将上述6味药置于砂锅内,加水约400毫升左右,煎煮约30分钟,取药汁去药渣,每天服用2-3次。用药10天为1疗程,一般服用2-3个疗程。丸剂制法是:将上述6味药研为粉状,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次1丸,每日2次,用药10天为1疗程。一般服用3-6个疗程,以巩固疗效。散剂制法是:将上药研为粉状,每次服用约6克,每日2次,服用疗程同丸剂。

  [作用特点]祛风解痉,益气清热。

  [临床运用]风中经络证:口眼喁斜,面肌抽搐,说话或鼓腮漏风,口角流涎,或口渴,或口舌干燥,舌红苔薄,脉浮弱。

  [加减用药]若气虚明显者,加白术、人参,以益气固表;若经气不通者,加桂枝、生姜,以温经散寒通脉;若营血不走者,加芍药、大枣,以益营补气;若口水多者,加竹茹、贝母,以化痰涤涎;若内热甚者,加知母、竹叶,以清热泻火;若面肌抽搐明显者,加白花蛇或乌梢蛇,以解痉定抽;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麻仁,以润肠通便等。

  [临床扩大应用]神经性头痛,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病证表现而具有上述证机者,均可应用本方。

  [使用注意]1.夙体阳虚者,脾胃虚弱者,慎用本方;2.阴虚内热者,痰湿阻结者,禁用本方。

相关阅读

  • 南振国

    南振国

    主任医师擅长: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心理障碍
  • 陈爱琴

    陈爱琴

    主任医师擅长: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痴呆,睡眠障碍
  • 王希林

    王希林

    主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情感障碍,心
  • 张春英

    张春英

    主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神经症、失眠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