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治疗上一直就存在很多的误区,这也是导致很多的患者的癫痫治疗长期未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药物治疗中很多不当的措施给治疗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今天我们看看癫痫的药物治疗上存在的误区有哪些呢?
1、在控制不良的发作中未能确保用最大耐受量
在癫痫药物治疗中由于单凭经验,未能应用最大耐受量而使发作控制不良是十分常见的失误。标准的一线抗癫痫药加丙戊酸、卡马西平以及新药如奥卡西平、托吡酯及加巴喷丁均为剂量一反应相关联的,如不按病人个体化给药而用所谓“常规剂量”,病人就会处于“亚治疗状态”而致控制不佳。
建议:①某些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可行治疗药物监测,调整剂量使血药达有效水平;②可逐步加量直至最初的临床不良反应出现;③某些病人因惧怕高剂量的不良反应而自行减量,因此要了解是否存在依从问题;④用最大耐受量仍无满意反应,则减量以免出现慢性中毒,改用第二种抗癫痫药。
2、在未否定第一种药疗效前加用第二种药
有人在第一种抗癫痫药用后不久即加用另一种低剂量药物以获高效,事实上一线抗癫痫药单药在有效剂量或血药浓度时均有良效,任意多药治疗会增加药物间相互作用而可能增加毒副反应或减低疗效。当前单药治疗仍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多药治疗仅用于单药治疗失败的较难治的癫痫病人。
建议:①第一种药物肯定无效后逐步换用第二种有效的抗癫痫药;②第一种药虽有一定疗效,但控制不够理想时可加用第二种药;③合用的两种药应该是化学结构上不同的、最好是两种不同抗癫痫机制的药物,两药之间相互作用少;④如第二种药加用后反应很好则应撤停第一种药物。
3、未能确诊癫痫综合征
癫痫综合征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如起病年龄、病因、发作类型、促发因素、严重程度、昼夜规律、慢性程度、预后及治疗选择。许多癫痫综合征是与年龄相关的,发作起始的年龄可为正确诊断癫痫综合征提供线索,综合征的诊断又可指导合适的药物治疗,例如儿童中央沟区癫痫与症状性额叶癫痫完全相反,前者对抗癫痫药反应良好,到16岁时发作可自发好转,这种癫痫也不需要作MRI等影像学检查,个别轻的、发作罕见甚至可推迟治疗。又如青少年期肌阵挛性癫痫是起始于少年的有双侧同步普遍性棘一慢波放电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最好选用丙戊酸钠而不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氨己烯酸、噻加宾及加巴喷丁,因为这些药物非但无效,而且还会加重发作。
建议:①熟悉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②辅以脑电图检查,特别是录像脑电图;③尽量避免促发因素。
癫痫的治疗,主要是帮助患者控制癫痫的发作,因此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抗癫痫药物只有合理和正确的使用,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并且在使用中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祝您健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