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外伤性出血。常形成大小不等的脑内血肿,有时可穿破脑实质成为继发性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所有脑卒中病人中,脑出血占10%~20%,但其死亡率约占50%。由于脑出血的发病年龄比脑梗死年轻,所以还有丧失工作能力和照顾家庭能力的问题。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很多,大多数是由于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出血的病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多为短暂性出血,血肿扩大多发生在6小时内尤其是3小时内。出血点周围局部的脑组织首先受到动脉血流的冲击产生原发性损害,继而出现脑内血肿形成,局部高压引起周围脑组织受压移位、缺血、水肿和坏死。血肿也因病期不同而呈不同状态,如凝固、液化或囊腔形成,血肿腔的周围为软化带。由于出血水肿造成局部静脉引流受阻而致软化带有较多的斑点状出血。
急性期血肿周围脑水肿明显,半球体积增大,压迫该侧脑室使其明显变形并向对侧移位甚至形成脑疝,导致脑干扭曲、压迫,常为脑出血致死的直接原因。高血压性脑出血在大脑基底节处最常发生,约占脑出血的2/3。其中壳核出血较多见,占44%,丘脑出血13%,桥脑出血9%,小脑出血9%,其他部位约占25%。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