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癫痫

首页 > 神经科 > 癫痫 > 介绍 > 正文

如何识别婴儿癫痫?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5日

2009-10-14

婴儿癫痫病也叫Rolando(罗兰多)癫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良性部分性癫痫,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男性多于女性,同时与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多在2~14岁期间发作,9岁左右为高峰,16岁前缓解或消失,预后较好。婴儿期癫痫发作如治疗不及时则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成长发育。因此,尽早识别婴儿癫痫发作的症状尤为重要。

一、婴儿良性部分性癫痫

婴儿良性部分性癫痫为婴儿期特发性癫痫,可能和遗传性惊厥易感有关。患儿常有良性惊厥家族史。发病年龄在3-20个月,多数患儿在1岁内起病。根据发作特点及遗传学特征又分为两种类型:

1.良性婴儿惊厥,发作可出现在清醒或睡眠时。清醒时的发作表现为运动突然减少或停滞,反应减低或凝视无动,惊厥性症状包括双眼同向性偏视,头或躯体转向一侧,轻微的阵挛性运动可累及眼肌、面部及肢体。肌张力可有轻度增高。睡眠中发作时哭闹常为最初的表现,继以轻微的惊厥症状。半数病人发作后期有简单的自动症表现,如咂嘴、咀嚼、流涎、吞咽等口部进食性自动症,或肢体的无目的运动(躯体自动症),但缺乏复杂精细或半目的性的自动症。发作持续时间在30~200秒,常连续成串出现,可继发全身性发作。一日内发作1~10次,连续发作1~3天,并可在数周内复发。>>>专家推荐阅读:癫痫病能治愈吗

 

2.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患儿中女性更多见,男女比例为1:2。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良性婴儿惊厥史,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作时表现为运动停止,呆滞,头和眼向一侧偏转,全身肌张力增高或伴有紫绀,继而一侧肢体阵挛性抽动,可扩散为双侧同步或不同步的阵挛运动。发作间期EEG正常。在连续成串的发作之间,顶枕区可记录到一侧性的慢波和棘慢波。发作期EEG的募集性节律始于一侧的中央一枕区,并相继扩散到一侧半球及全脑。

二、婴儿良性肌阵挛性癫痫

婴儿良性肌阵挛性癫痫,为婴儿期特发性癫痫,可能和遗传有关。部分患儿有癫痫或热性惊厥家族史。患儿出生后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正常。目前报道有两种类型的婴儿良性肌阵挛性癫痫。

1.婴儿良性肌阵挛性癫痫,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年龄依赖性特发性全身性癫痫,在3岁以内的癫痫儿童中约占2%。男孩多见,男女之比为2:l。起病年龄在4个月至3岁。发作表现为全身性粗大肌阵挛抽动,引起上肢屈曲,严重时可将手中东西扔出,如累及下肢可致跌倒,轻的发作仅为点头,甚至只见闭眼,以致很长时间都未引起父母的注意。发作频率不等。一般发作短暂(1~3秒),较大的患儿可有持续5~10秒的假节律性重复性肌阵挛性抽动,此时患儿意识减低,但无明显的意识丧失。发作主要出现在清醒时,无触发因素。

2.婴儿反射性肌阵挛性癫痫,起病年龄在6~21个月。发作主要由突然的外界刺激如声音或触觉刺激引起,表现为孤立性的全身性肌阵挛或短暂成串的肌阵挛抽动,上肢更为明显,类似于过度的惊跳反应。如果患儿预料到这种刺激则不会引起发作,因而重复刺激时仅第一次刺激可引起发作。清醒和睡眠时均可诱发肌阵挛发作。半数以上病例在发病数月后可出现自发性肌阵挛发作,多发生在困倦或睡眠时。(责任编辑:吴金妹)

更多癫痫问题,请点击→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 南振国

    南振国

    主任医师擅长: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心理障碍
  • 陈爱琴

    陈爱琴

    主任医师擅长: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痴呆,睡眠障碍
  • 王希林

    王希林

    主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情感障碍,心
  • 张春英

    张春英

    主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神经症、失眠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